屬靈的恩賜

21/11/2008 00:16

 

一、引言

 

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裏關於愛的定義,是聖經中有名的經節之一。即使很多不是基督徒的朋友也有很多人知道這一段話。我們通常的會認為,這段經節是保羅對愛的特別闡釋,也應該是基督徒對愛的理解。但通過本文我們應該有一個全新的概念。那就是這段愛的定義是夾雜在十二和十四章中間的,而十二和十四章均特別的談到了屬靈的恩賜,那麼這段經節和屬靈的恩賜是否有特殊的含義呢?而保羅在十二章的一開始就針對屬靈恩賜的本質、目的與實踐,作出了廣泛的教導。我們是否能從聖經中的其他經文,分析出保羅的真正用意呢?

 

二、主體經文

 

保羅在十二章的一開頭就提到屬靈的恩賜,他說:“弟兄們,論到屬靈的恩賜,我不願意你們不明白”(12:1)。而屬靈的恩賜也是眾教會中比較棘手的一個問題,那什麼是屬靈的恩賜,是我們首要談到的問題!恩賜(原意是賜予),這個詞只有在以弗所四章七到八節裏出現時,是與屬靈的服侍連在一起使用。保羅在解釋“他……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”時說,這是指著升天的基督將蒙召並受裝備擔任使徒、先知、傳福音者,和牧師、教師等職分的人,賞賜給他的教會。又透過有這些功能者的運作,基督將一種或多種的人物,賜給每一個基督徒。在林前十二到十四章還有羅馬書十二章,保羅稱呼神所賜予的這些服侍能力為“恩賜”(Charismata,指神的恩典,他那活潑而富創意性的愛的特定彰顯,見林前12:4),或“屬靈的恩賜”[1]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的從這裏看到,神的恩賜是從上帝而來的,並非是出自於個人。我們也需要在這裏特別的加以分辨,那就是基督徒的恩賜和非基督徒的天賦是有很大的區別的。保羅在十二章四節一開始就說,一切特殊的恩賜(charismata)都是從上帝而來的,因此他相信它們必須為上帝所用。教會的錯誤,至少在今天,把特殊的恩賜的範圍,解釋得太狹窄了。我們往往會指那些講道、祈禱,教導,寫作—多少用智力的,為特殊的恩賜。教會應當瞭解應用雙手勞動也是上帝的特殊恩賜。石匠,木匠,電器工、漆匠,技師,鋼管工,都有它們的特稱。這些特長也是從上帝那麼來的,也能為上帝所用。[2]需要注意的是,所有屬靈的恩賜均需要為上帝所用,也就是說這一切從天上來的能力,乃是為著要服侍天上那一位的。我們所有的恩賜若不是為服侍上帝所用,那就不能稱之為屬靈的恩賜了,但是如果我們用我們的天賦願意去服飾主的教會,那亦是屬靈的恩賜。所以我們不要全面的概括化,也不要片面的單一化,這都是我們在教會中帶領或服侍所遇到的實際問題。在教會中,切莫誇口自己的能力,因為給予的是耶和華,收取的也是他。若我們的恩賜不用於教會的話,是否我們的天父上帝也會收取它呢?

 

保羅用一個非常確切的例證,解釋了恩賜的多樣性。 “就如身子是一個,卻有許多肢體”。記住這一句話。然後來看二十節,“但如今肢體是多的,身子卻是一個”。這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論同一個原則的。其中二十節所要表明的是,眼不能對手說,我用不著你;頭也不能對腳說,我用不著你。在這裏保羅要表明的是不可貶低別人。身子的任何一個肢體都不可對另一個肢體說,我用不著你。為了身體的整體功用,為了完成身體的目標,以及維持它的生命,眼和手,頭和腳都是缺一不可的。[3]我們在教會的實際服侍上,緣由神給予我們每一個人不同的屬靈恩賜,我們是否就因為我們的能力輕看了別人嗎?

 

通過以上的比喻,給我們描述出一個清楚的、健康的、合一的教會畫面。在十二章的二十九節保羅提出了七個相似的問題,為要說明神所給教會的恩賜是屬多方面的,絕不是只有一種或只注重一方面的。但從下文第十四章看來,就知道使徒發這些問題的真正目的,是要改正哥林多人特別偏注於說方言的恩賜的錯誤。[4]

 

三、結論


我們從上文談到了屬靈恩賜的真正意義,教會的合一、屬靈的多樣性。那恩賜的真正目的是何如?最大的恩賜又是什麼呢?保羅把某些恩賜的先後排了次序,也強調了最低微的部分在身體上也是不可少的,都是神安放在身體上的。不過,這裏說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。[5]

保羅要我們知道,恩賜中最好的,“最妙的道”就是愛,是“聖靈所結的果子”。擁有恩賜並不等於是好基督徒;但是有愛心,必然是好基督徒。愛心能幫助一個人認識(並且渴慕)最好的恩賜,也可以令到他有效的運用神所賜予的恩賜。[6]

 

綜上所訴,愛與恩賜是有非常密切的聯繫的,保羅所談到的愛的定義是針對在屬靈恩賜的層面的,他提醒我們莫要輕看我們的屬靈恩賜,但也要清楚的認識到,這恩賜的泉源是在哪里,以防止我們因為擁有這恩賜而懸入驕傲的網羅裏。他提醒我們一切的恩賜運用的最高指導原則乃是出自愛。因此,我們清楚的瞭解了我們在文章開頭所提及的問題。

 

四、應用

 

當今的教會,由於消費主義及後現代主義的影響。更令參與教會的會眾容易關注教會牧師、傳道人的個人魅力。往往提及的話題是,某某傳道人是否有恩賜呀?他講道是否很棒呀?他的詩歌是否讓人很感動呀等等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,為主做工的工人是否真正有能力,是否真正有某些方面的恩賜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但我們切莫忽略這能力的泉源,乃是來自我們的天父上帝的恩典。作為一個傳道人,不要因為擁有某方面的能力而誇口,也不要因為能力與其他的傳道人成為爭競的一個緣由,這都是我們的主耶穌所不喜悅的事情。而一個傳道人,也切莫因為自己的能力而成為一個屬靈的大漢,一個傳講耶穌基督的”super star”,一個擁有屬靈能力的“名嘴”。這都是當今消費主義下,教界所容易產生的問題。

 

作為傳道人,勿要因為個人的能力而誇口,認為教會的運行是特別需要自己的聰明才幹的,從而忽略了其他弟兄姊妹的功用,造成了身體發育不健全的情況。有的教會是嘴特別大,眼睛特別小,耳朵的別大,手特別小。造成這樣一種局面的,亦是教會傳道人忽略某些肢體功用所造成的。一個健康的教會應是一個眾肢體盡其功用的教會。

 

最後,我巴望所有的傳道人不要只看重能力與恩賜,而不看重愛的建造,從而忽略了恩賜運用的真正目的,忘記了那最大的恩賜。這將無疑會是教會最大的損失!願神幫助我們!

參考書目

1.        巴刻著,張麟至翻譯,《簡明神學》,(美國:更新傳道會 一九九九年九月初版)

2.        巴克萊著,周鬱晰譯,《哥林多前後書注釋》,(香港: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七月再版)

3.        坎伯 摩根著,鐘越娜譯,《哥林多書信》,(美國:美國活泉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九月四版)

4.        陳終道著,《新約書信講義》,(香港:宣道書局,一九七六年一月初版)

5.        莫里斯著,蔣黃心湄譯,《哥林多前書》,(臺北:校園書房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初版)

6.        馮國泰,李湯馬著,梁康民譯,《哥林多前書》,(香港:天道書樓有限公司 一九九二年二月初版)



[1] 巴刻著,张麟至翻译,《简明神学》,(美国:更新传道会 一九九九年九月初版)页193

[2] 巴克莱著,周郁晰译,《哥林多前后书注释》,(香港: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七月再版)页125

[3] 坎伯 摩根著,钟越娜译,《哥林多书信》,(美国:美国活泉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九月四版)页149

[4] 陈终道著,《新约书信讲义》,(香港:宣道书局,一九七六年一月初版)页240

[5] 莫里斯著,蒋黄心湄译,《哥林多前书》,(台北:校园书房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初版)页174

[6] 冯国泰,李汤马著,梁康民译,《哥林多前书》,(香港: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一九九二年二月初版)页155